首页|部门概况|理论武装|思政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普法教育|办事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正文
 

坚守高校思政工作铸魂本色
2020-05-10 08:50   人民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把脉定向,先后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守正创新、固本铸魂,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

一、守正:继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好传统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形成了大量遵循规律的工作传统、行之有效的经验方法,必须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发扬。

1.始终坚持“政治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属性突出。一是在坚持办学方向上站稳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对于今天的高校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始终是一个根本问题。一旦办学方向上搞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搞偏了,那就如同一根歪脖子树无论如何也长不成参天大树。二是在坚持党的领导上全面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对高校领导权的具体体现,加强党的领导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健全完善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机制设计、队伍建设、保障措施等方面常抓不懈,持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

2.始终聚焦“思想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聚焦思想引领始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聚焦画好“同心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不懈用新思想引领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用新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师生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聚焦用好“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课程,其他各门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事,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三是聚焦打通“最后一公里”。马克思曾经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具体是指在思想引领工作中没有满足服务师生的需求,脱离了师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情况。只有不断健全学校与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渠道,及时追踪捕捉师生思想动态,才能更好关注和解决师生的需求,达到增强思想引领的实际效果。

3.始终突出“教育性”。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突出教育元素是应有之义。一是突出“立德树人”中心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中心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是当代高等教育的生命和灵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突出德育与人格树立相结合,把大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二是突出“三全育人”模式。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要继续统筹好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加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的有机结合,真正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三是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石。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在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二、创新: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难题

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信息传播日益迅捷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的使命任务不断加重,面临的矛盾风险和挑战逐渐增多,一系列新难题新困境接踵而至,需要花力气进行针对性解决。

1.工作认识“有偏差”,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变化还不相适应。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方面,美国等西方国家竭尽所能对我国从战略上围堵、发展上牵制、形象上丑化,在人权、宗教、地区分裂等问题上寻衅找事、煽风点火,不遗余力将矛头引向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国内思想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利益博弈、矛盾冲突增加,让思想引领“同唱一首歌”难度不断加大。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少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没有站在维护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去认识和关注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风险挑战,还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打坐念经”,无法聚焦问题本质去做工作,自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斗争的需要。

2.工作落实“有温差”,与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管理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党委到具体部门,对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但由于技术手段滞后、工作机制合力没有完全形成等原因,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不力,负面舆情多发,在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管理上也不够好。比如有的教材过于理论化,注重结论性,忽视生动性和可读性;有的高校对课堂管理不力,对教师课堂“触碰”红线问题有效预防措施和警示教育不到位,导致教师在课堂发表不当言论时有发生,等等。

3.工作效果“有落差”,与立德树人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今年年初,一场让人始料未及又势头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影响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难题。由于疫情原因,推行网上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思政课教学、学生组织与党团建设等一些习惯在校园内开展的传统工作,往往处在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断层区域”和“真空地带”,这对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是直接考验。如果在学生返校后不加强沟通、创新方式,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

三、铸魂:用活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管理与说理、文化与文明、情感与情怀“三个并重”,真正让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活起来。

1.坚持管理与说理并重,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一方面,要健全“铿锵有力”的规范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在政策执行不走样的基础上,针对重点群体和一般学生建立健全一视同仁的管理制度,对于违法违规违纪的行为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出令人信服的处理。要完善各种论坛、讲座、报告会等的管理,注重申报审批和过程管控,发挥好正面引领效应。要统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配套措施,吸引更多教师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兼职从事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坚持“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灯不拨不亮,理不讲不明。从某种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门说理的艺术。要善于从党和国家的伟大实践中挖掘丰富理论、汲取真理力量,用鲜活的例证、可信的论据,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引导广大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准确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自身承担的时代责任和使命任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解疑释惑,加强基层调研、关注社会热点,不搞空洞无物、干瘪无味、灌输式说教,让思想政治课堂丰富起来、鲜活起来,成为受学生欢迎、乐听乐学的阳光课堂。

2.坚持文化与文明并重,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一方面,要抓好“涓涓细流”的文化浸润。文化是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着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个环节,引导师生汲取滋养、丰富涵养、塑造灵魂,不断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夯实文化根基。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活动方式和载体、平台的创新,提升校园文化效果和质量。注重把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积极研发创作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一批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增强以“文”化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倡导“外化于行”的文明实践。高校是弘扬时代新风、推进文明实践的前沿阵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应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现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之以恒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师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要聚焦时代发展主题,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为契机,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3.坚持情感与情怀并重,努力做到“以情动人”。一方面,要联通“心心相印”的情感共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情感共鸣,讲求感情效应。要在日常交往中,充分发挥情感的先导和“润滑剂”作用,加强对大学生情绪、情感供给侧和需求侧的了解掌握,找准“以情动人”的触发点,既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又要缓解其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惑,全力打通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堵点”。要善于在做思想政治工作中流露真情实感,依托不断增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感情素养来展现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魅力,更好地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教育人、引导人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要厚植“心心念念”的爱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育和巩固高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和民族意识,尤其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要把党带领人民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程,作为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及时有效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重大防控举措,引导大学生发现和学习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不断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使爱国主义成为高校大学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关闭窗口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07 广西大学党委宣传部版权所有  办公地址:广西大学行政办公楼四楼
联系电话: 0771-3273743 传真:0771-3273743 电子信箱: xcb@gxu.edu.cn